2008年4月12日星期六

有校長指令年內考獲基準 普通話教中文老師頂硬上

星島日報 2008-04-10

語言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大手筆斥資二億元,建議於下學年起,資助一百六十所中小學推行為期四年的普通話教中文計畫(下稱「普教中」),首輪申請超額近三倍。不過,在學校積極參與之時,卻令尚未擁有普通話基準標準的中文科老師人心惶惶,有年輕中文科老師被校長強制在限期內達標,資深老師對學普通話無心無力,疊埋心水為日後失去教席作準備,也有老師決定多方面裝備自己,力保飯碗。記者陳佩雯梅思貽

語常會建議的普教中計畫,規定參與計畫的中文科教師,必須通過普通話基準試口語試卷,或獲得國家語委普通話測試二級乙等或以上成績,首階段計畫即吸引一百五十多所中小學申請。
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會長余綺華指,普教中不是新事,像英語教學一樣,早有學校以此作為吸引學生的噱頭,但隨愈來愈多學校推行,沒有普通話基準標準的中文科教師首當其衝受影響。她指,這批老師不是不長進的一群,是當年沒有機會參加基準試,「在○三年前,只有普通話老師或部分獲學校支持的中文科老師,才可取得報考基準試資格。」


被逼轉教其他科
現時政府積極推行普教中,沒有普通話基準標準的中文科老師將面臨挑戰,「有老師被逼轉教其他科目、有被逼離職,現職中文教師無不感到壓力,未達標的面對考試壓力,已達標的亦因中文科教師減少而要兼教多班,工作量倍增。」
該會副會長余啟津表示,政府從來無強逼學校推行普教中,學校只是藉此討家長歡心,爭取學生,向政府爭資源。他認為,推行普教中的學校要求中文科老師在短時間內完成基準試,不單對老師不公,也抹殺了他們的教學專業。


在新界區小學任教了十一年的普通話科主任劉老師,從身邊朋友的經歷看透中文科老師的窘局,「學校得政府資源推普教中,最終一定會全校推行,不管老師的意願,要保住教席就要去考。年資淺的老師仍有很長的路要走,在勸喻下會去進修;年資深的情願轉教其他科目,甚至隨時準備辭職。」

「內地生分分鐘好過我」
專科教數學的黃老師在小學兼教中文科四年,半年前起進修普通話,為參加基準試作準備。「學校兩年前起推行普教中,按年逐級實施,至今一、二年級已全面推行。校長曾在學校會議中表明,指令未考基準試的中文老師,即連同我在內的十位老師,須於一年內考獲普通話基準試口語及格,校長沒有說明不及格的後果,但也可意會得到。」


黃老師現每周上兩節普通話課,「自問普通話麻麻,半途出家去學,實在無奈,一方面有其他進修,要騰出時間學沒把握的科目,時間不夠之餘亦感到吃力。」隨普教中慢慢推展至高年級,他不諱言感擔心,「現時我只在一、二年級用普通話教學,課程較淺,尚可應付,但當推至高年級,我怕未必應付得來,校內不乏內地生,普通話分分鐘好過我,若夾硬以普通話教,他們可能不明白。」他補充,校內其他科目的老師也紛紛計畫考普通話基準試,為未來鋪路。

資深老師:像在等死
面對普教中的新浪潮,資深老師顯得無能為力。在小學任教中文二十五年的趙老師,原在現職小學任教中、英、數、體育及常識,早年因無考基準試而不可教英文,兩年前起,該校推行普教中,他再因無考普通話基準試而不能教中文,「當時很多老師因而離職,我能留下,全靠我年資長和持有『體育牌』,學校過去七年一直縮班,再過數年,我也難免被淘汰,現在就像在等死一樣。」


對進修普通話,趙老師坦言無心又無力。「校長每年也勸我考,但我卻『嗯』一聲應了便算,現已五十多歲,還有數年便退休,無謂再進修,加上年紀大吸收力差,根本學不來,太太要工作,我每天放學後要買煮飯,照顧兩名子女及媽媽,哪來時間上堂。」他對前路不感樂觀,現時已節衣縮食,盡量為未來生活作準備,不排除日後要加入代課老師之列。

另一邊廂,有中文老師積極面對。教了中文十多年的陳老師說,任教的小學三年前推行普教中,由一年級開始,現已推行至三年級,「今年我教四年級,明年四年級也會實行普教中,我頂多教多兩年,當一至六年級都要普教中,我只好教閒科,到時難免會成為縮班對象。」他坦言,去年已有三名老師被「縮走」。

進修增值學琴學日語
在縮班壓力下,為保飯碗,陳老師和朋友都努力進修增值,「當然最穩陣是具有普通話和英文『雙基準』,加上有能力教一些必修科,例如有八級鋼琴資格可教音樂、有體育證書可教體育,有特別技能更好,有朋友去學攀石、日語,我都有進修體育和資訊科技。」
陳老師也有努力學習普通話,曾修讀一些坊間的普通話課程,但效果未算理想,「以現時水準去考基準『實死』,學一門語言不是易事。」他認為前往內地大學進修,會較大機會成功,只可惜香港不承認那些課程的資歷。


他又質疑,學校一窩蜂實行「普教中」是否對學生有好處,恐會步上「母語教學」後塵。「學生在家沒有講普通話的語境,全面實施普教中,香港學生真的能夠吸收嗎?新移民家庭的小孩普通話程度好高,分分鐘叻過普通話老師,但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小孩來講,全面實施普教中,學習可能有困難。」 普通話科主任劉老師亦言:「普教中不是簡單事,即使老師通過口語考試,也不代表懂得如何教中文,中文科的修辭、文句分析,即使用廣東話教,學生也未必明白,更何況是用普通話。」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