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9日星期一

閱讀偶拾


閱讀偶拾

今日放工後,在商務書店看了一本書《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》,內容很有啟發性。

作者認為人生許多重要的事情都是在下班後做出來的,但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。

仔細想一下,原來我的生活,我的許多重要事情也是在下班後所做的。就以我教學為例,教學時得到不少滿足感,但其實不是上班時所準備,而是我利用下班後的時間細心研究的。要知道我下班時間名義上四時一刻,但要是我按章辦事,學生不能得益,我也得不到快樂。課堂上,學生能全神貫注地注視我,因為我下班後,我的思考還未停下來,會想想如何把課堂經營好,怎樣令學生聽明白我的話……

話說回來,下班後仍想著上班的工作,那不是作者所講的善用下班後的時間,反而是下班後去做其他個人喜愛和更有意義的事情,比如發展自己的興趣,如學習西班牙話,學習攝影,又或與朋友聯誼,和家人相聚,培養更好的人際關係……

讀中小學時,我的學習成績都不錯,如果只靠上課認真,那真的遠不能做到,回想起來,其實我放學後,所付出的,無論是時間還是汗水,都不比上學時的少。小學時,放學後,我還是在學校渡過。我記得那時候,總是有幾個同學和我一樣,都是呆在教學樓最頂的教室,一起研究「學術」(還有「娛樂」)。我們幾乎每天都望著夕陽西下,才依依不捨回家去。打從那時開始,我意識到學業成績不是靠老師授予的。那些年,我和幾位同學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那真是意外的收穫。

中學時,我曾參加過籃球校隊,那多年的「球技」豈是上學的固定時間所能練出來的,我和同是籃球發燒友的同學不知在球場上磨平了多少對「白飯魚」,打殘了多少個「火車頭」。這也印證了「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」。

大學時,我不務正業,四年內參加了七個學會,也選讀了非中文系的課程,翻看了非中文系的書籍,還在財經通訊社打滾過一個暑假。四年的課程我學到的卻是四年以外的課程。那也是我用「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」換來的。

孔子曰「三十而立」,我希望在而立之年,再好好運用「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」,充實自己;更希望到了不惑之年,真真正正做到不惑。

09-01-2012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