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

教學點滴2012-02-23

為了它

學校週年校慶找來政府高官撐場,校長隆重其事,除了用十多萬大元請了外面的專業人員,做一場體體面面的MUSICAL。

然而,臨近表演前十天,MUSICAL的第一個彩排,甩頭甩骨,唱的同學不像唱,講的同學叫人聽不清講甚麼。最後,全體教師動員"救亡"行動,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加操——將學生從課堂中抽出來訓練,老師也要加班給學生加操。就這樣,學生犧牲了一個星期的每一個下午的正式上課時間,而學校也搶接到無數家長的微言電話,一個個老師更在MUSICAL前倒下來了。最終,MUSICAL為學校贏來了外來校長和政府高官的掌聲。

掌聲過後,上學了,更多的老師倒下來——或許,有些人只以為這是因為流感高峰期所致,不過若然你要倒下來的老師出來說句話,他們也"未必"能道出箇中因由。

------------

不在,也心無掛礙

MUSICAL給人的是快樂是痛苦,我已不在乎了,只記得我來到這裡是要實現教育的抱負。幸好,每一個學期,每一個月,總有一些事情令人覺得安慰。2月23日的這一天,我在中文課讓每一位學生積極舉手發言了,他們的投入,甚至可能令同層樓的其他學生都驚訝。下課鐘聲響起了,我問學生︰「你們還要聽下去嗎?」他們異口同聲地大叫︰「要……」

我知道在這短短的幾十分鐘內,學生學會的東西很有限,不過只要每一次的幾十分鐘都能一點一點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,我認為我的任務已完成了。現代的學生,現代的人,要精彩地生活,總不能靠別人,靠父母也不可能一輩子,靠老師也沒有可能,因為他們只是人生的道路上的一個路人,最可靠的只有自己,而能夠保持對任何事物都有學習的興趣,沒有甚麼事情是解決不了,沒有甚麼事情只辦不到的。

我的孩子們,如果你們每天都"要"下去,我想就算我不在,也心無掛礙了。


2012年1月9日星期一

閱讀偶拾


閱讀偶拾

今日放工後,在商務書店看了一本書《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》,內容很有啟發性。

作者認為人生許多重要的事情都是在下班後做出來的,但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。

仔細想一下,原來我的生活,我的許多重要事情也是在下班後所做的。就以我教學為例,教學時得到不少滿足感,但其實不是上班時所準備,而是我利用下班後的時間細心研究的。要知道我下班時間名義上四時一刻,但要是我按章辦事,學生不能得益,我也得不到快樂。課堂上,學生能全神貫注地注視我,因為我下班後,我的思考還未停下來,會想想如何把課堂經營好,怎樣令學生聽明白我的話……

話說回來,下班後仍想著上班的工作,那不是作者所講的善用下班後的時間,反而是下班後去做其他個人喜愛和更有意義的事情,比如發展自己的興趣,如學習西班牙話,學習攝影,又或與朋友聯誼,和家人相聚,培養更好的人際關係……

讀中小學時,我的學習成績都不錯,如果只靠上課認真,那真的遠不能做到,回想起來,其實我放學後,所付出的,無論是時間還是汗水,都不比上學時的少。小學時,放學後,我還是在學校渡過。我記得那時候,總是有幾個同學和我一樣,都是呆在教學樓最頂的教室,一起研究「學術」(還有「娛樂」)。我們幾乎每天都望著夕陽西下,才依依不捨回家去。打從那時開始,我意識到學業成績不是靠老師授予的。那些年,我和幾位同學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那真是意外的收穫。

中學時,我曾參加過籃球校隊,那多年的「球技」豈是上學的固定時間所能練出來的,我和同是籃球發燒友的同學不知在球場上磨平了多少對「白飯魚」,打殘了多少個「火車頭」。這也印證了「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」。

大學時,我不務正業,四年內參加了七個學會,也選讀了非中文系的課程,翻看了非中文系的書籍,還在財經通訊社打滾過一個暑假。四年的課程我學到的卻是四年以外的課程。那也是我用「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」換來的。

孔子曰「三十而立」,我希望在而立之年,再好好運用「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」,充實自己;更希望到了不惑之年,真真正正做到不惑。

09-01-2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