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過浩浩蕩蕩幾個月教學,以及一個月左右「甲型流感停課不停學」的一連串抗疫活動後,7月10日正式放暑假。剩下的一個月可以真正地停一停,喘一喘氣了。
本來打算相約好友,暢遊神州大地,可以一些要上課,一些要上班,無暇應邀;而另一些因為待業中,不便開支,故雖「放假」,也不能遠遊。於是神州之行理應胎死腹中,只是到了最後,弟弟答應了陪我暢遊。正所謂「蔡翁失馬,焉知非福」,弟弟正在待業中,可趁此時間,遠遊一下,放鬆自己,開闊眼界,絕對是好事。而我渴望暫離香港,再多了解一下祖國,可是只是形單隻影,我一定不去,現在真的要「多謝弟弟」!
此趟神州遊,共有四站,包括蘇州、杭州、無錫和上海,或可簡稱「華東遊」,全程5天(7-11/8/2009)。兄弟二人同遊是自出娘胎首次。我選了「東xx」這間旅行社,一來因為近來其廣告做得不錯,你有沒有見過老板出來做廣告?很少吧,所以我很放心。二來因為團費頗低,5天行程費用不足1000元,更可入住五星級酒店兩晚。我想,要是自由行,一定不行了。
Day 1(杭州)
杭州最聞名的景點要數西湖,這也是我唯一認識的——說認識也不算認識,只是在書本見過其名字,蘇東城的詩句「欲將西湖比西子,濃妝淡抹總相宜」。來到西湖,見到的比想像的大得多,雖說這是一個湖,其面積大概比九龍半島還要大。我們乘著西湖的觀光船,遊了大半個湖,花了大約一個小時。站在船上,看著湖邊的遊人,都變成了小人,像一條條站起來會走動的蟲子;湖面波光閃閃,像銀海一樣;湖的四周,除了遊人流連的蘇堤外,另一面就是小山。山不多,但樹多,站在船上看去,前面銀海,後面綠山,對比強烈。可是,這景色維持了不到三十分鐘,天色就突變,灰矇矇的雨從湖的一邊一下子就飛撲到船上來。只是雨點不大,湖邊遊人加快腳步爭相避雨的情景還是隱約可見。難道這就是「水光瀲艷晴方好,山色空矇雨亦奇」?
Day 2 (蘇州)
「蘇州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」——寒山寺是蘇州一大地標,但並不在今次行程之內,我們卻到了蘇州的古城裡去。古城由一條護城河包圍著,我們在城外遠眺,所謂遠眺,不算太遠,只是一河之隔。城裡的胥門,我們在彼岸還是清晰可見的,導遊說這胥門是從春秋時遺留下來的,當年吳國大臣伍子胥進諫吳王不遂,被賜死,後人因紀念他,故取名「胥門」(另說此門位於城西(音胥),故名;又說此門正對姑蘇(胥)山,因而成名)。無論名來何處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胥門尚在,我們後人可以憑門弔古。
來蘇州前,我們到了有「江南水鄉」的桐鄉市烏鎮遊覽。此地小橋流水人家,居民依水而住,住則以木為主,古之生活貌保留得不錯。要是這裡沒有遊客,這個水鄉的原始風貌可能保持得更好,也是我最想看到——但要是不開發作旅遊區,居民可能會搬走,水鄉變成死鄉——這究竟不是開發好還是不開發好?很矛盾。
Day 3 (無錫)
早在10年前,我認識了一些來香港交流的上海朋友,他送給我一盒「泥人」,那就是出自無錫的。自此,我腦海中把「無錫」與「泥人」扯上了關係。今次來到無錫,發覺這裡之所以出產最高質素的泥人是因為有一座惠山,惠山泥人所用的泥就是惠山腳下的泥,其黏性特高,故成為做泥人的極佳材料。當然要做出令人叫絕的泥人,還需要好的手工師傅,要是家傳的技藝,那就最好不過了。惠山出泥人,早在南北朝已有,至今已有1500年以上悠久歷史,這就叫「傳統技藝」了!
惠山是無錫四大名山之一,還有錫山、陽山和丁山。錫山是無錫名字之由來。古時無錫有一座山,盛產錫,故取名「有錫山」,後來開採過度了,有錫變成無錫,無錫就是這樣而來。陽山以出產甜美的水蜜桃聞名,至於丁山,是無錫宜興市出產紫砂礦的地方,世界一流的紫砂就是出自這裡,甚麼是紫砂壼?我想不用我介紹了吧。
無錫這地方雖然無錫,但有幾座令人引以為傲的「寶山」,足矣!不,還有美女,這裡的美女娥眉纖腰,齒如含貝,又能歌善舞,冠絕蘇杭。
Day 4 (上海)
上海是最後一站,最想看的也只是它究竟怎樣作為全國商業城市的龍頭大哥。從商業大廈來看,有樓高490多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,在亞洲只屈居於台北101大廈;從交通來看,由浦東市中心到浦東機場只需30分鐘左右,對商務客真的很方便;從房地產來看,上海市區很會用空間,現時所起的大樓無論是商業用還是居住,都起得很高,三十來層都是很常見的,市區的土地開發率大概也有八成以上了,難怪上海市的樓價居全國第一。每平方米一般都要1萬元以上,最高達到10萬元以上。
不過要是和香港一比較,商業環境哪裡好?我想未來10年,還是香港,因為香港的資訊自由度和金融系統的完善化,不是上海說追就可以追到的。我知道中央對上海十分重視,甚至要把上海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,超越香港,而2010年世博要選在上海,讓全球人的目光投放到這個年輕才俊身上——可見中央不只是光說不做。話雖如此,香港人只要繼續保持國際視野,關心祖國,絕不怕誰追趕誰。
華東遊——遊得快,卻看得不夠深入,希望日後可以自由行,再去走一趟或幾趟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